综合国产在线,91麻豆精品,亚洲国产一区二区在线电影,操亚洲

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三楚人物
崔明凡:閑不住的社區(qū)管家
2018-01-21 09:44:56   來源:網絡

                    

  崔明凡,襄城昭明辦事處楊家花園社區(qū)的一個普通的婦女。幾十年來,她在家里是孝敬父母和公婆的好女兒、好兒媳,在社區(qū)里是熱心公益事業(yè)的好大姐,在生活中是充滿愛心、樂于助人的好鄰居。

  警民小區(qū)是當年北街改造時還建的小區(qū),沒有物業(yè)管理,加上居民中有很多原北街的老住戶,家庭經濟條件差、年老體弱的人多,小區(qū)的管理一直是個難題。
  崔明凡要為200多戶居民代收水電費,經常是爬上六樓,戶主卻不在家。她想了一個辦法,買了個電喇叭,收水費時吆喝一聲,看看戶主在不在家。沒想到,這個電喇叭派上了大用場。
  2005年,楊家花園社區(qū)干部看到崔明凡熱心為居民服務,推舉她擔任居民小組長。這之后,社區(qū)里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崔明凡就用電喇叭一一通知居戶。
2011年7月18日,社區(qū)召開城管工作會議,要求各小組長負責城管監(jiān)督工作。崔明凡正好將小喇叭用到社區(qū)城管宣傳上。
  每天,崔明凡固定在社區(qū)巡邏3次。早上7點半至8點半,主要督促早餐面館和賣菜的攤販,不要亂扔垃圾;中午11點至12點半,提醒回家的居民不要亂扔生活垃圾;晚上6點至7點半,提醒路邊攤販收攤時,將街道打掃干凈。
10年前,小區(qū)沒有垃圾池,一些居民就隨地亂扔垃圾。崔明凡和丈夫一起,在小區(qū)大門口自費建起了一個封閉式垃圾池。有人不習慣把垃圾扔到池子里,崔明凡耐心做工作,幫助少數(shù)不講衛(wèi)生的居民改變壞習慣。
  崔明凡的縫紉店就在小區(qū)的大門口,說是縫紉店,實際上這里成了小區(qū)里的傳達室。誰家的信件包裹來了,她先幫忙收下;誰家有房子想出租,或是外面的人想在小區(qū)租房子,就在她的店門口掛個告示牌……
  居家過日子,總會為些瑣事吵嘴斗氣。遇到夫妻吵架了,崔明凡左勸右勸,讓橫眉相對的夫妻重新笑臉相迎;遇到有的家庭婆媳不和,崔明凡會上門哄了老的哄小的,化解婆媳之間的誤會和矛盾。矛盾化解了,崔明凡也很有成就感。
  80多歲的孤寡老人解明華是2006年前搬到警民小區(qū)的。崔明凡得知老人是五保老人后,便主動照顧她。逢年過節(jié),崔明凡都會給老人買些禮品送去,并親手給她做些好吃的。老人一個人在家里感到孤獨,崔明凡就把老人請到自己的縫紉店里,一邊做生意,一邊陪老人聊天。
  2008年冬天,解明華不慎燙傷了下半身,躺在床上不能動彈。崔明凡得知后,天天為老人洗衣做飯、端屎倒尿、洗澡擦身。
  燙傷剛好,解明華在曬太陽時,不慎摔倒在地,胳膊骨折。崔明凡又悉心照料了解明華幾個月。后來,完全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解明華在社區(qū)居委會和崔明凡的幫助下,被送到社會福利院養(yǎng)老。
小區(qū)殘疾居民王蘭燕的丈夫因病去世,孩子還在上學,一家人就靠幾百塊錢的低保金生活。為了鼓勵王蘭燕自食其力,崔明凡想為王蘭燕找個擦皮鞋的活。
  崔明凡找到昭明城管中隊,說明了王蘭燕的困難情況。城管人員深受感動,免費送了王蘭燕一套擦皮鞋的箱子和工具,讓她在昭明臺東側路口擺了一個擦鞋攤。自此以后,王蘭燕母子的生活有了保障。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