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国产在线,91麻豆精品,亚洲国产一区二区在线电影,操亚洲

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三楚人物
周啟元:從放牛娃到文化藝術家
2018-01-21 09:56:00   來源:今日湖北網(wǎng)


1489064524102019.png

2009年12月,中國國民黨主席馬英九代表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收藏周啟元的楷書長卷書法道德經(jīng)現(xiàn)場,右二為國民黨常務副主席詹春柏


文 / 張 俊


周啟元,一個初中尚未畢業(yè)便回家放牛的農(nóng)村娃,如今卻成為一名頗有建樹的國學專家、歷史學者和書法家。其著述作品涵蓋文、史、哲及書法篆刻諸領域,部分書籍被譯成外文在海外發(fā)行;其書法被開發(fā)制作成電腦字庫;同時,他還受邀前往十余個國家和港澳臺地區(qū)舉辦書法展覽和學術文化交流活動。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其五十余萬字的《劉邦正傳》和《朱元璋正傳》堪稱史學巨制,其中《朱元璋正傳》正在被改編拍攝一部八十集大型古裝歷史正劇。

由于上述諸領域的建樹,周啟元被中國民主促進會吸納為會員,同時還被幾家學術機構聘請為學術顧問。從放牛娃到文化藝術家,周啟元是如何實現(xiàn)二者之間這種跨越的呢?下面本刊為您解析這個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

夢想引領人生,行動改變命運

1974年,周啟元出生于棗陽平林一個距縣城七十公里的偏僻山村。由于村民觀點陳舊,村里學風頹廢,孩子們很少有人能夠讀完初中。在這種氛圍中,周啟元勉強念了兩年初中,便也回家務農(nóng)放牛。

身居窮鄉(xiāng)僻壤,農(nóng)忙時節(jié)是“芒種打火夜插秧”的辛勞,農(nóng)閑時節(jié)又整天被伙伴們相約著在山間坡頭放牛玩耍。眼看著歲月蹉跎,光陰虛度,年少的周啟元時常情不自禁地將眼下的平庸歲月和往日聽演義評書時而萌生的英雄夢想作比對,天壤之別的差距令他異常失落!壯志難酬,周啟元苦悶不堪,時常站在山坡上望著遠方無盡的山巒發(fā)呆,一遍遍地自語:難道自己的一生就將這樣被平庸消磨?真不甘心啊不甘心!

根據(jù)當時條件,周啟元開始規(guī)劃人生,并將其分作四個階段第一階段自學沒有門檻的文學書法,打好基礎;第二階段是期望能以文學、書法為技能安身立命;第三階段是期望通過文化藝術領域所取得的成果逐步建樹業(yè)界知名度和社會影響力。這三個階段分別規(guī)劃為十年時間。第四階段則屬于最高目標和長期狀態(tài),即他期望屆時能夠站在一個平臺,居高聲自遠地向世界傳播高水準的濟世思想,服務社會大眾。

藍圖固然美妙,行動起來卻步履艱難。山村過于偏遠,周啟元又老實內向,身體瘦弱,父母擔心他出門吃苦受罪,堅決阻擾。加上他自己從未出過遠門,無技傍身且身無分文,對外面的世界感到一片茫然,委實不知何去何從。如此煎熬拖延到十八歲,才始邁出第一步。

1489064574418699.png

2014年12月作品研討會上與參會嘉賓合影,左起華科蔣小兮教授、省統(tǒng)計局葉青副局長、周啟元、北大黃恒學教授、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信息局薛寶生局


1992年夏天,周啟元揣著20元錢到縣城工地做小工,日曬風吹,艱辛勞苦,每天只能掙到2.5元工錢。眼見這個活兒既不掙錢又學不到手藝,他于是改而去學理發(fā),數(shù)月之后出師開店。由于設備簡陋,做不了燙發(fā)生意,剃頭修面手藝又不老到,生意清冷,入不敷出,方知此前所想象的這個輕松飯碗并不好端。無奈之下,他只好將理發(fā)店關張。

為了能在城市堅守下來,周啟元只得再度進入工地。之后幾年,他做過泥匠、木匠、電焊、水電安裝、鋁合金門窗制作等等活計。因為性格老實,嘗盡了個中艱辛冷暖。然而,城市最大的一個好處就是知識信息量較大。當年,棗陽縣城郵局門口有幾個書攤,只要天不下雨,幾乎每天晚上周啟元都會趕到這里蹭書看,記下一些報刊的通聯(lián)地址試著投稿。遇到下雨天氣,則呆在住處練字習畫。

幾年堅持下來,周啟元通過這種辦法背記了近千首詩詞,《尚書》、《論語》、《孟子》等國學經(jīng)典也能夠如數(shù)家珍,另外,還發(fā)表了數(shù)百篇詩歌文章,一手毛筆字也寫得有模有樣??傊?,他逐漸具備文化人的基本素質,由此開始走進家鄉(xiāng)的文化圈子。

1998年初,周啟元在襄樊開辦了一家承制路牌霓虹燈的廣告公司。憑借自己能寫會畫且身處文化圈子的優(yōu)勢,訂單接連不斷,一年多時間下來,竟然有了不少積蓄。

1999年夏天,正當生意蒸蒸日上之際,周啟元卻作出一個令人意外的決定:盤掉公司,到省城改行從文。他的理由是:積攢財富只是人生的初級階段,所謂“計利當計天下利,求名應求萬世名”,真正的智者若生逢亂世就應該橫刀立馬建功立業(yè),而生在和平年代則應當通過著書立言的方式經(jīng)國濟世,以卓越的思想來影響世界,服務社會。

親友們聽后覺得匪夷所思,認為一個好不容易在城市站穩(wěn)腳跟的農(nóng)村青年,沒有學歷和背景,眼下終于有個事業(yè)基礎,抓住時機繼續(xù)賺錢發(fā)財才是正道,卻大言不慚地說出這種話來,不但可笑,簡直就是腦殼出了毛病!面對譏諷和勸告,周啟元明白多說無益,不爭辯,不理會,唯聽從自己內心的召喚,毅然決然盤掉公司,打算改行專事文學創(chuàng)作。

1489064605116586.png

歷史學者周啟元、海軍工程大學政治部主任叢奎珠少將、本文作者張俊合影


1999年9月,周啟元來到武漢,先是做自由撰稿人,不久之后,他又被聘為省作協(xié)文學院《楚文學》雜志編輯。以此為標志,他實現(xiàn)了自己早年第一階段的人生規(guī)劃,同時進入人生的第二個規(guī)劃階段。

不畏浮云遮望眼,炎黃子孫華夏根

2003年春節(jié)期間,周啟元萌生了去深圳闖闖的念頭。照舊是心動即行動,過完元宵節(jié)便立馬登上南下的列車。到達當天,恰好看到《深圳特區(qū)報》刊有一則深圳海天出版社招聘文字編輯的啟事。抱著試試看的心理,他寄出一份簡歷,結果竟然在百余名應聘者中脫穎而出,被該社錄用。

當時的海天出版社還是事業(yè)單位,能夠成為該社編輯,在人們看來是件十分幸運之事??墒菚r間一久,周啟元卻萌生壓抑之感,覺得周而復始的單調工作不啻是在虛耗自己的生命。這種感覺日益加深,他勉強干了一年,便辭職轉而投入到另一種沸騰的工作環(huán)境之中。

自2004年夏天開始,周啟元先后服務于兩家社團機構,擔任執(zhí)行秘書長兼社團雜志主編。兩年之后,由于在書法篆刻等領域的造詣日深,周啟元有機會受邀前往東南亞、歐洲、中東等地區(qū)舉辦書法展覽。由于策劃到位,準備充分,每場展覽開幕式皆有所在國政要及當?shù)厝A僑領袖出席。中國駐海外使領館的多位大使和文化參贊,如程永華、高育生、高有禎、孫玉璽、田二龍、周斌等等外交官,十分贊許周啟元在海外對中華文化的傳播,都曾欣然出席他的書法展開幕式,以示支持。

1489064649567158.png

2016年10月,受邀參加在西安舉辦的全國第四屆儒學社團專家聯(lián)席會議,與當代儒學大家、西北大學名譽校長張豈之先生合影


由于周啟元既是書法展主角又是策展人,從聯(lián)絡到答謝皆全程參與,且每個國家和地區(qū)至少都前往兩次以上,活動交流比較深入,因而結識了不少國際知名人士。期間,周啟元有許多留在海外發(fā)展的機會,可是,他至今仍舊保持著農(nóng)民身份,并始終將戶口留在故鄉(xiāng)棗陽。

為何如此?宋朝人王安石在其詩作《登飛來峰》中描述了一種境界: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有過漫長漂泊和殊勝際遇的經(jīng)歷,周啟元已然站在高境界的思想平臺淡然俯察世界,他了然此生的使命,對未來所欲達到的人生境界設有自己的標準,對夢想中的事業(yè)充滿信心,故不屑于隨波逐流,追趕時髦。他希望自己此生永遠根植于華夏沃土,將來能夠實現(xiàn)一個炎黃子孫的歷史使命,以不負當年之志向。

多年勞作堪辛苦,釀得甘飴為人間

常年在海外從事“高大上”的文化藝術交流活動,接觸各界名流,外人覺得風光體面又豐富多彩,可是周啟元的心中卻充滿了無奈和焦慮。因為他曾制定過一個宏大的創(chuàng)作計劃:即在文史、國學、宗教哲學、書法篆刻等領域分別拿出相當分量的著作,以便于將來以“組合拳”的方式亮相文化和思想的圣壇。在他看來,為交際應酬浪費大量時光的行為極其不智,因為歸根到底文化人要靠作品說話??墒峭瑫r,他又很清楚自己當時的境況:起自社會底層,身處體制之外,活在現(xiàn)實社會,真正是前無援兵,后無糧草,倘不趁此海外辦展之機積攢一些經(jīng)濟資本,如何能夠在紅塵中安身立命?更遑論心無旁騖地著書立說!

抱著這種“權且以時間換空間”的心態(tài),縱然違心,也只得強作歡顏,不斷接受邀請出席這種海外文化交流活動。到了2009年夏天,周啟元終于得以放棄這種繁華紛鬧的生活,杜門謝客,脫離喧囂,進入一種“閉關”式的工作狀態(tài),開始實施自己的創(chuàng)作計劃。

作為一名歷經(jīng)生活磨礪之人,周啟元睿智清醒又極具耐心。他時常叮囑自己:寧可晚幾年成名出成果,也絕對不能急功近利去粗制濫造。于是,長達六年時間的兩千多個日日夜夜,這段漫長而孤獨的歲月便成為對周啟元意志的真正考驗。他推掉應酬,居于繁華的街市,每天平均以十多個小時的勞動強度辛勤工作。窗下是紅男綠女晝夜往來的熱鬧紅塵,室內則是他勤苦筆耕的孤獨剪影。正如晉人李密在其《陳情表》中所描述的那樣——“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吊,幾乎斷絕了與外界的一切聯(lián)系。

2009年12月22日,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馬英九先生代表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收藏周啟元創(chuàng)作的一幅四十八米《楷書道德經(jīng)》長卷書法作品,周啟元受邀前往臺北出席收藏儀式。交談期間,馬先生對在場的國民黨常務副主席詹春柏和副主席蔣孝嚴等人感慨道:“我原以為今天到來的大陸書法家應該是位長髯飄飄的老者,沒想到書法家這么年輕!”又對周啟元打趣說:“對岸收藏了你的作品沒有?若是對岸也收藏這樣一幅《楷書道德經(jīng)》,您就功德圓滿啦!”

1489064670773926.png

周啟元在迪拜舉行書法展覽,中國駐阿聯(lián)酋大使高育生前來剪彩并合影留念


這次活動,乃是他在六年“閉關”過程中僅有的一次對外文化交流活動。

人們都知道,文字工作是個辛苦活兒,勞心又勞力。長期伏案創(chuàng)作,在不知不覺中周啟元的脖子逐漸有些吃不消,連續(xù)工作時間一長,便會感覺雙肩麻木。偏偏他所創(chuàng)作的這些圖書的內容性質特殊:《朱元璋正傳》、《劉邦正傳》等,系學術性很強的正史評傳風格,需從浩如煙海的史籍典章中抽絲剝繭,經(jīng)遴選甄別后去偽存真,資料匯聚后再聚沙成塔,串聯(lián)起來完成史事背景和人物生平介紹,最后依據(jù)世事情理對涉?zhèn)魅宋镏蓴〉檬ё鞒鲂路f獨到的論斷;《小楷字帖系列》,洋洋數(shù)萬個毛筆蠅頭小楷,需要設計書寫形式,自己動手在宣紙上打格,創(chuàng)作時不僅要求每個小楷細若蚊足、勾畫了了,而且還要講究章法布局,力求結體嚴謹,氣韻貫通,美感充沛……

這些皆是勞心傷身的工作,僅一本《朱元璋正傳》就整整耗去他兩年多時間!中途有段時間,他的頭發(fā)大幅度脫落。此間,一向愛惜自己的周啟元曾多次萌生退意。每當此際,他腦海中總會浮現(xiàn)出懸梁刺股、映雪囊螢等勤學故事。理智告訴他:寶劍鋒自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凡有價值的事情,既然投入了就不再輕易放棄,否則,此生將一事無成!

在用意志力繼續(xù)堅持的同時,為保持身體的健康,周啟元還想出很多辦法。他自行設計焊制了一個板凳狀的不銹鋼支架,將筆記本電腦豎向安裝在支架的一個橫向側面,寫作時人平躺于床,再將支架橫騎于胸部,仰面朝天高舉雙手敲擊鍵盤,用此辦法減輕頸肩部負荷;每工作五十分鐘,必定起身走走,到窗前向外極目遠眺一會兒。另外,每天晚上十點時分,他都會準時前往附近公園的一個固定角落仰望夜空,既是為了理療頸肩,舒展四肢,更是為了開悟自己。周啟元經(jīng)年累月地昂首注視亙古不變的北極星辰,每每總能獲得激勵和力量。

日日夜夜,年年歲歲,彈指之間,六年韶華逝去。為了完成既定創(chuàng)作目標,周啟元尋訪古跡遺址、查考資料、購買工具書,花光了之前出國辦展售賣書法作品的百余萬元積蓄,一頭濃密的烏發(fā)脫落殆盡!盡管艱難,但他最終堅持下來。隨著一部部書稿陸續(xù)完成,早年所制定的人生“第二階段”之規(guī)劃得以實現(xiàn),真正做到了“以藝養(yǎng)文”。

字字看來皆是血,六年辛苦不尋常!2014年初夏,橫跨文、史、哲、書法篆刻等多個領域的近二十部各類書稿基本完成。走出書齋,周啟元驀然發(fā)現(xiàn)周遭的環(huán)境變化很大。面對遍地高樓和滿街香車,他沒有失落,反而由衷感到自豪和自信。一方面,長達六年的窮經(jīng)問典和參悟人生,令他的內在世界變得豐富強大;另一方面,他深知自己的這些作品所具備的社會價值,即使單從經(jīng)濟視角來看,他所完成的這二十余部書稿本身就具備無限的商機。因為當今知識產(chǎn)權時代,真正有分量的圖書作品往往不啻于一本本可供長期支取的活期存折。

1489064716135042.png

2014年11月,在“周啟元成長經(jīng)驗交流會上”接愛電視臺采訪


果不其然,2014年9月,《劉邦正傳》《朱元璋正傳》由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全國公開發(fā)行,數(shù)次再版。湖北省文聯(lián)、省作協(xié)和省文藝理論家協(xié)會等單位為此聯(lián)合主辦了一次“周啟元文學作品研討會”,北大著名學者黃恒學教授、中央政策研究室信息局局長薛寶生博士等人千里蒞臨,對作者及其作品作出高度評價。知名學者、中國民進湖北省委副主委葉青先生數(shù)次力邀,將周啟元吸納為民進會員。此后不久,周啟元又被湖北省孔子學術研究會和深圳市漢文化促進會等單位聘任為學術顧問。

2016年底,《朱元璋正傳》被武漢一家影視公司相中,眼下正在改編拍攝成為一部八十集大型古裝歷史正劇,屆時,它將是奉獻給全國人民的又一道寓教于樂的饕餮視覺盛筵,個中蘊含著這位荊楚大地之子多年的辛勞和對家國滿腔的愛。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縱觀周啟元的上述經(jīng)歷和成果,他的人生不可謂不豐富多彩??墒?,盡管周啟元的骨子里深藏著自信,但平素表現(xiàn)出來的常態(tài)卻是謙遜與恬靜。

念念有如臨敵日,心心常似過橋時!周啟元每每以此警句提醒自己,不要在誘惑無限的紫陌紅塵中迷失方向。他記得叔本華有個觀點:人生的基調是痛苦——欲望未達成時感到焦慮和痛苦,達成之后便很快又會感到平淡和無聊,于是便又生出新的欲望,如此反復循環(huán)。為了使自己避免這種心靈輪回,周啟元畢生只設定一個目標,并在行進過程中努力掌控欲望,力圖以此辦法讓自己心態(tài)平和地到達生命的終點。

作為一位有信仰的文化藝術家,周啟元心中常懷感恩——感恩造物主讓他降生于這個殊勝的時代,有幸享受和平的生活與高科技的便利,有緣邂逅許多心靈相通的朋友。

收獲成果之余,周啟元沒有絲毫松懈。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他時常以屈原的這句詩鞭策和告誡自己:當年“四階段”的終生規(guī)劃,眼下僅僅只完成了兩個階段而已,此所謂“革命尚未成功,啟元尚須努力!”

夢想引領人生,行動改變命運。這句話乃是周啟元半生經(jīng)歷的直觀寫照,除此之外,他的靈魂深處其實還蘊藏著一種更為深刻的精神參照力量——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縱觀他的所思所想和所作所為,誠然如此!

人物名片:

周啟元,1974年生,湖北棗陽人氏,農(nóng)業(yè)戶口,初中學歷。早年曾在工地、餐館幫工打雜;接著學理發(fā)、廚藝、木工、焊工、裝修等手藝謀生;稍后改行從事媒體編輯、社團領導工作;再后來辭職成為自由文化人,從事人文歷史、宗教哲學以及書法篆刻等研究和創(chuàng)作?,F(xiàn)為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湖北省孔子學術研究會顧問、深圳漢文化促進會顧問、湖北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湖北省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湖北省哲學學會會員。

著述成果:史學類有《劉邦正傳》《朱元璋正傳》《天命的真相》等專著;宗教哲學類有《儒教元論》《道教元論》《佛教元論》等專著;書法篆刻類有《古賢文二體字帖》《周啟元楷書道德經(jīng)》《周啟元小楷寫經(jīng)》《實用硬筆楷書標準字帖》《篆刻技法》等專著。

自2006年以來,周啟元曾受邀前往東南亞、中東、歐洲等地舉辦書法展覽和學術文化交流活動,其中,《劉邦正傳》被譯成英文在歐洲出版,為向海外傳播中華文化作出了積極貢獻。

2015年,周啟元的書法被開發(fā)出“啟元毛筆楷體”和“啟元硬筆楷體”兩套電腦字庫,用以出版中小學生字帖,服務社會。

1489064736580068.jpg

周啟元在吉隆坡舉辦書法展,馬來西亞國會上議院主席丹斯里曾永森應邀前來出席開幕式并收藏其作品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wǎng)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wǎng)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